眼神里的怀疑更浓了,「我瞅着你这画得歪歪扭扭的,跟鬼画符似的,啥艺术啊?赶紧擦了!
不然我上报学院了啊!」周围传来几声低低的窃笑。楚河老脸一红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想他堂堂元婴大修士,何曾受过这等「屈辱」?他一边在心里哀叹「虎落平阳被犬欺」,
一边认命地蹲下身,用袖子去擦地上的粉笔印。忙活了半天,总算把「罪证」清理干净。
期间,他确实感受到了一丝丝极其微弱的能量流入体内,来源大概是保安大爷的「正义凛然」
和围观同学的「同情」与「看热闹不嫌事大」。但这能量,比之前课堂上获得的,
简直是九牛一毛,而且驳杂不堪,炼化起来都费劲。效率太低了!
楚河垂头丧气地离开「案发现场」,心中郁闷。看来,这种简单粗暴的「画符」方式,
并不能有效地汇聚那种纯净的、带着惊叹与好奇的能量。看来,关键点不在于「画」
这个动作本身,而在于「画」的内容,以及「展示」的方式和场合。
他需要一个更正式、更具「仪式感」的平台,
需要真正能引起他人深度思考和情绪共鸣的「知识」作为载体。接下来的几天,
楚河一头扎进了图书馆。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漫无目的地闲逛,
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去啃那些原主避之不及的专业文献,
特别是那些涉及基础理论和前沿探索的内容。他惊奇地发现,当他沉下心来,
试图用自己那套独特的「修真逻辑」
——比如能量流转、结构稳定、阴阳平衡等概念——去理解和梳理这些现代科学知识时,
那种奇异的能量汇聚感,竟然会再次出现,而且比在地上画符时要清晰得多!
仿佛这些现代知识的框架和逻辑,本身就蕴含着某种「道」的痕迹,
而他用修真视角去解读的过程,就是在进行一种特殊的「悟道」和「传法」准备。
「原来如此……」楚河若有所思,「知识本身,就是一种力量的载体。而我的理解和梳理,
似乎能让这种力量更容易被感知和… 引导?」
他隐隐把握到了一条新的路径:将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