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嬛重生前传
我,甄嬛,再次睁开双眼,却发现自己回到了选秀前的日子。
房内的一切都熟悉又陌生,我望着铜镜中那张年轻未谙世事的面容,曾经的屈辱、背叛、痛苦,如潮水般在我心中翻涌。
前世,我满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入宫,以为能与皇上举案齐眉,却不知那深宫里隐藏着多少阴谋诡计。华妃的跋扈、皇后的伪善、安陵容的背叛,将我一步步逼入绝境。我失去了孩子,失去了爱人,失去了曾经珍视的一切。
这一世,我不会再重蹈覆辙。
选秀那日,我精心准备,却并非为了赢得皇上的青睐。我深知,在这宫中,唯有权力才能保护自己。我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,成为那后宫中最尊贵的人。
入宫后,我依旧装出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,以迷惑众人。面对华妃的刁难,我不再害怕,而是巧妙地应对。我知道,华妃虽然嚣张,但她性格直爽,只要不触碰到她的底线,还是可以周旋的。
我开始留意宫中的局势,结交那些对我有用的人。沈眉庄,我的好姐妹,这一世我定会护她周全。我提醒她要小心皇后的算计,让她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。眉庄起初有些惊讶于我的变化,但很快便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。
而对于皇上,我不再将他视为夫君,而是我实现目标的工具。我用自己的才情和美貌吸引着他,让他对我渐渐着迷。但我始终保持着清醒,知道皇上的宠爱不过是过眼云烟,唯有自己的实力才是永恒的。
安陵容,那个曾经背叛我的人,我表面上依旧对她温柔以待,实则时刻提防着她。我知道她自卑敏感,容易被人利用,所以我在她面前从不炫耀自己的恩宠,而是时不时地给予她一些帮助,让她对我心存感激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在宫中的地位逐渐稳固。皇上对我的宠爱有增无减,我也开始参与到后宫的管理之中。我利用自己的智慧,巧妙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,同时也不动声色地铲除了那些对我有威胁的人。
这一世,我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甄嬛,而是后宫中最耀眼的存在。我要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,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。我要在这充满阴谋和算计的深宫中,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,成为那真正的后宫之主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宫中表面上风平浪静,实则暗潮涌动。皇后见我圣宠日隆,对我愈发忌惮,开始暗中使绊子。
一日,皇后以宫中诸事繁忙为由,命我协理六宫。这看似是对我的信任与重用,实则是想将我置于风口浪尖,让我出丑。我深知皇后的险恶用心,却也欣然领命。
我接手后宫事务后,先是对宫中的财务进行了清查。发现华妃多年来仗着皇上的宠爱,肆意挥霍宫中财物,不少太监宫女也从中捞取好处。我不动声色地收集证据,然后在一次宫宴上,当着众人的面将此事揭露出来。
华妃顿时恼羞成怒,指着我的鼻子大骂:“甄嬛,你这贱人,竟敢算计本宫!”我不卑不亢地回道:“娘娘息怒,这后宫的财物乃皇上所赐,理应合理使用。如今发现有如此乱象,臣妾也是为了皇上,为了这后宫的安稳着想。”
皇上听了我的话,脸色阴沉,对华妃也有了几分不满。华妃见皇上不悦,顿时慌了神,连忙跪地求饶。皇上念及旧情,只是对华妃略施惩戒,并未严惩。但经此一事,华妃在宫中的威望大减。
皇后见我成功打压了华妃,表面上对我赞赏有加,暗地里却更加嫉恨。她勾结安陵容,企图在我的饮食中下毒。然而,我早已对安陵容有所防备,事先让小允子在我所有的饮食上都仔细检查。
当小允子发现饭菜中有毒时,我并未声张,而是将计就计。我故意装作中毒昏迷的样子,引得皇上震怒。皇后和安陵容自以为计划得逞,心中暗自得意。
待皇上彻查此事时,我暗中派人将皇后和安陵容勾结的证据呈到皇上眼前。皇上看到证据后,怒不可遏,质问皇后:“皇后,你身为六宫之主,为何做出这等狠毒之事?”
皇后吓得脸色苍白,跪地求饶:“皇上,臣妾是一时糊涂,都是那安陵容蛊惑臣妾,臣妾罪该万死。”安陵容见皇后将罪责都推到自己身上,急得大哭:“皇上,皇后娘娘才是主谋,臣妾只是听命行事啊。”
皇上看着这两个互相推诿的人,心中失望至极。最终,皇后被禁足,安陵容也被打入冷宫。
处理完皇后和安陵容后,我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人能及。但我知道,这还远远不够。这深宫中还有许多未知的危险,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。
我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,在宫中安插眼线。同时,我也不忘关心皇上的身体和心情,让皇上对我更加依赖。
这一世,我已经走了这么远,绝不会再让任何人阻挡我的脚步。我要成为这后宫中独一无二的存在,让所有人都对我敬畏有加。而那至高无上的太后,也将是我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,我已做好准备,迎接一切。太后见皇后倒台,安陵容被废,心中虽不满我的手段,却也不得不承认我在后宫的影响力与能力。她深知我已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拿捏的甄嬛,便换了副温和的面孔,试图拉拢我。
一日,太后宣我去景仁宫,说是许久未见,想与我聊聊家常。我踏入景仁宫,昔日风光无限的皇后如今被禁足在此,形同废人。太后坐在榻上,脸上带着看似慈祥的微笑,招呼我坐下。
“甄氏,哀家瞧着你把这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,皇上也对你赞誉有加,倒是难得。”太后缓缓开口。
我福了福身,恭敬道:“太后谬赞,臣妾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,一切都是为了皇上和后宫的安宁。”
太后微微点头,话锋一转:“只是这后宫之中,子嗣乃是重中之重。甄氏,你虽圣宠优渥,可至今尚无子嗣,这可不行啊。”
我心中一凛,前世我多次失去孩子,皆是拜这宫中的阴谋诡计所赐。这一世,我自然更加小心。但太后此时提起,怕是另有目的。
“太后教训得是,臣妾也一直盼望着能为皇上诞下龙嗣,只是缘分未到,臣妾也只能耐心等待。”我从容应对。
太后似是对我的回答满意,又道:“哀家这里有个法子,或许能助你早日得偿所愿。哀家身边的竹息姑姑精通药理,她调配的药对你身子有益,你不妨试试。”
我心中警铃大作,太后此举,焉知不是又一个陷阱?但我面上仍不动声色,谢过太后,接过竹息姑姑递来的药。
回到碎玉轩,我并未急着服用那药,而是让温实初仔细查验。温实初一番检查后,面色凝重:“这药看似补身,实则含有慢性毒药,长期服用,不仅难以受孕,还会损伤身体。”
我冷笑一声,太后这招果然够狠。表面上是关心我,实则想让我永远无法生育,断了我在后宫的根基。
我决定将计就计。每日装作服用那药的样子,还故意让太后身边的人看到。同时,我暗中调理身体,小心防范。
不久后,我故意传出身体不适的消息。太后听闻,以为我是药性发作,便派人前来探望。我躺在床上,脸色苍白,一副病弱的样子。来探望的人回去禀报太后,太后以为我已中了她的计,心中暗自得意。
而我,在温实初的精心调理下,身体逐渐好转,且惊喜地发现自己竟有了身孕。我深知这个孩子来之不易,便更加小心谨慎。
我让槿汐放出消息,说我身体不适,是因为日夜操劳后宫事务,累坏了身子。皇上听闻后,心疼不已,不仅下旨让我安心养胎,还严惩了那些在背后说我闲话的人。
太后得知我有孕后,脸色一变。但此时木已成舟,她也无法再做什么。我则在众人的呵护下,安心养胎,同时密切关注着宫中的一举一动,绝不让任何人伤害到我的孩子和我。
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,我在后宫的地位也愈发稳固。但我知道,孩子出生后,才是真正的挑战开始,我已做好准备,迎接一切风雨。终于到了临盆之日,碎玉轩内一片忙碌,产婆、宫女、太监们进进出出,温实初也在一旁严阵以待。
剧烈的疼痛如潮水般袭来,我咬紧牙关,强忍着痛苦。前世我失去了第一个孩子,那种锥心之痛至今仍历历在目,这一世,我定要护好这个孩子。
“娘娘,用力啊!”产婆焦急地喊着。
我拼尽全身力气,一声婴儿的啼哭终于响起,“恭喜娘娘,是位小皇子!”产婆喜笑颜开地将孩子抱到我面前。
看着怀中皱巴巴却无比可爱的小生命,我心中满是欢喜与感动。皇上听闻消息后,匆匆赶来,脸上难掩喜悦之色,他紧紧握着我的手说:“嬛嬛,你辛苦了,这孩子朕定会好好疼爱。”
然而,这喜悦并未持续太久。很快,后宫中便传出一些流言蜚语,说这孩子并非皇上亲生,而是我与人私通所生。我心中又气又恨,知道这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,想借此机会扳倒我。
太后听闻流言后,也起了疑心,她下令彻查此事。我虽心中无惧,但也深知此事若不妥善处理,不仅我和孩子的性命难保,还会影响到我在皇上心中的地位。
我让槿汐暗中调查流言的源头,原来竟是齐妃在皇后的授意下所为。齐妃一直嫉妒我的恩宠,又担心我生下皇子后威胁到她儿子三阿哥的地位,便想出了这等毒计。深夜,碎玉轩烛火摇曳。甄嬛屏退众人,独留温实初在屋内。
“实初,如今我被人污蔑,你我皆知这是天大的冤枉,可旁人未必信,我需要你的帮助。”甄嬛神色凝重,声音压得极低,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。
温实初心中一紧,抬眸看向甄嬛,眼中满是担忧与忠诚:“娘娘但说无妨,只要能证明您的清白,实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。”
甄嬛微微点头,缓缓踱步,边思索边说:“皇后一党定会咬住我与你青梅竹马这点大做文章,可这不过是捕风捉影之事。你需准备好从入宫后,每次为我请脉、诊治的详细记录,事无巨细,包括日期、时辰、病症以及用药,这些都要清清楚楚,届时可证明你我之间只是医妃关系,并无私情。”
温实初连忙应下:“这不难,我回去便整理,这些记录太医院皆有存档,我再核对一番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甄嬛又走近一步,压低声音道:“还有,甘露寺那段时日,你常去探望我,此事已被他们知晓。你得寻到能证明你去的缘由是为了给我调养身体、治病的证据,比如当时所开药方、带的药材清单,以及甘露寺中能为你作证的人,像是莫言师太,她为人刚正不阿,若能出面证明你我清白,再好不过 。”
“我这便去办,只是......”温实初欲言又止,面露难色。
“只是什么?但说无妨。”甄嬛看向他,目光坚定。
温实初咬咬牙,道:“若他们仍不肯罢休,拿不出确凿证据证明孩子是皇上的,这可如何是好?”
甄嬛冷笑一声:“孩子自然是皇上的,他们不过是想污蔑我。你精通医术,能否寻到法子证明孩子月份与皇上临幸之日吻合?”
温实初沉思片刻,道:“我可将每次为您请脉判断出的胎儿发育情况详细记录整理,再结合皇上前往甘露寺的时间,从医理角度推算,定能有理有据地证明孩子身世。”
“好,一切就拜托你了,此事关系到我与孩子的生死存亡,千万不能有半点差池。”甄嬛紧紧握住温实初的手,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。
温实初感受到甄嬛手心的温度,心中一暖,郑重地点点头:“娘娘放心,实初定当竭尽全力。”说罢,便趁着夜色匆匆离去,为甄嬛的嘱托忙碌起来。在温实初紧锣密鼓准备证据之时,甄嬛也没闲着。她深知,光有温实初的医理证据还不够,还得让众人亲眼看到、亲耳听到那些能证明自己清白的事。
甄嬛让槿汐暗中召集了自己在宫中的心腹宫女太监,详细地布置了任务。她要让后宫上下都知道,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有心人编造的谎言。
“小允子,你带着机灵些的小太监,在宫中各处散播消息,就说太医院正在整理关于我请脉和诊治的详细记录,不日便会公之于众,让大家都知道我与温大人清清白白,绝无私情。”甄嬛对着小允子说道。
小允子拍着胸脯保证:“娘娘放心,奴才一定办得妥妥当当,让那些嚼舌根的人都闭上嘴!”
随后,甄嬛又看向槿汐:“槿汐,你去一趟甘露寺,亲自拜访莫言师太。将宫中发生的事如实相告,请她务必在关键时刻为我作证。若师太愿意,可将她接入宫中,安置在僻静之处,以免路上出什么意外。”
槿汐微微颔首:“奴婢明白,定不辜负娘娘所托。”
安排好这些后,甄嬛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孩子。她轻轻抱起小皇子,在他粉嫩的脸颊上印下一吻:“皇儿,娘亲定会护你周全,不让那些恶人伤害到你分毫。”
几日后,温实初带着厚厚的一沓记录来到碎玉轩。“娘娘,这是从太医院整理出来的所有记录,从您入宫起的每一次请脉、用药,以及根据脉象判断胎儿的发育情况,都详细在此,定能证明您的清白。”
甄嬛接过记录,仔细翻看了一番,满意地点点头:“实初,辛苦你了。有了这些,我便更有底气了。”
就在这时,槿汐也回来了,身后跟着莫言师太。莫言师太见到甄嬛,微微皱眉:“甄嬛,没想到你在这宫中竟遭遇这般委屈,贫尼定会为你作证,还你清白。”
甄嬛感激地看着莫言师太:“多谢师太,嬛嬛铭记于心。”
一切准备就绪,甄嬛向皇上请旨,要在太后面前澄清自己的冤屈。皇上心疼甄嬛受此委屈,自然应允。
到了那日,甄嬛抱着小皇子,在众人面前一一呈上温实初准备的证据,又请出莫言师太作证。太后和皇后等人看着那如山的铁证,脸色一阵红一阵白。
“太后,皇上,如今证据确凿,臣妾的清白已明。还请皇上严惩那些造谣生事之人,以正后宫风气。”甄嬛言辞恳切,眼神坚定地看向皇上。
皇上龙颜大怒,狠狠瞪了皇后一眼:“皇后,你身为六宫之主,竟纵容齐妃等人做出这等污蔑之事,该当何罪?”
皇后吓得连忙跪地,不停地磕头求饶:“皇上息怒,臣妾一时失察,还望皇上开恩。”
但皇上这次并未心软,下旨重重处罚了皇后和齐妃等人。自此,后宫中关于甄嬛的流言彻底平息,甄嬛和小皇子的地位也更加稳固。而甄嬛知道,这只是后宫争斗中的一场小胜利,未来,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……
经历了这场风波,甄嬛深知后宫的暗流涌动从未停歇。她更加用心地教养着小皇子,同时也在后宫中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。
小皇子渐渐长大,模样生得愈发可爱,且天资聪颖,很得皇上的喜爱。甄嬛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,心中满是欣慰,但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。
一日,皇上在朝堂上遇到了棘手之事,朝中几位大臣因政见不合起了争执,甚至闹得不可开交。皇上心烦意乱,下朝后便来到了碎玉轩。
甄嬛见皇上神色疲惫,连忙命人准备了皇上爱吃的点心,又亲自为皇上沏了一盏茶,轻声说道:“皇上为国事操劳,可要保重龙体。若是心中烦闷,不妨与臣妾说说,或许能舒缓一二。”
皇上喝了口茶,微微叹了口气:“嬛嬛,你不懂,朝中之事错综复杂,朕如今是左右为难啊。”
甄嬛心中一动,她虽身处后宫,但也知晓一些朝堂之事。略作思索后,甄嬛说道:“皇上,臣妾虽不了解朝中具体事务,但也知道用人之道。如今几位大臣争执不下,皇上何不从中挑选出公正贤能之人,委以重任,让他们来协调此事呢?”
皇上听了甄嬛的话,微微一怔,随后眼中露出一丝赞赏:“嬛嬛,没想到你竟有如此见解。朕倒是可以一试。”
此后,皇上依照甄嬛的建议,重用了几位贤能的大臣,朝堂上的纷争果然逐渐平息。皇上对甄嬛也愈发另眼相看,时常与她探讨一些朝中之事。
皇后得知此事后,心中嫉妒不已。她虽被皇上责罚,但仍贼心不死,暗中联络了一些对甄嬛不满的妃嫔,企图再次扳倒甄嬛。
这日,皇后趁着甄嬛带着小皇子去御花园散步之时,派人在御花园的湖边设下了陷阱。当甄嬛和小皇子走到湖边时,突然从一旁窜出一只疯狗,直扑向小皇子。
甄嬛大惊失色,毫不犹豫地挡在小皇子身前,与那疯狗搏斗起来。幸好侍卫及时赶到,制服了疯狗,但甄嬛的手臂还是被咬伤了。
小皇子吓得大哭起来,甄嬛强忍着疼痛,安慰着孩子:“皇儿别怕,娘亲在呢,没事了。”
皇上得知此事后,雷霆大怒,下令彻查。很快,皇后的阴谋便被揭露出来。皇上对皇后彻底失望,下旨废除了皇后的后位,将她打入冷宫。
甄嬛在这次事件中受伤后,皇上心疼不已,对她和小皇子的保护更加严密。而甄嬛也借此机会,进一步赢得了皇上的信任和宠爱。
经此一事,甄嬛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人能及。但她知道,这后宫中仍有许多心怀不轨之人,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为自己和孩子谋划一个更安稳的未来。她开始暗中培养自己在朝中的势力,为小皇子的将来铺路……甄嬛深知,在这后宫之中站稳脚跟,仅靠皇上的宠爱远远不够,还需在前朝培植自己的势力,为小皇子的未来铺就一条坚实的道路。
她先是暗中联系了父亲甄远道,让他在朝堂上小心行事,同时留意那些可以为己所用的官员。甄远道明白女儿的心思,开始不动声色地结交一些正直且有能力的大臣。
而在后宫中,甄嬛也没闲着。她以探望和赏赐的名义,与那些位份较低、无依无靠却品行端正的嫔妃拉近关系,给予她们帮助和支持,让她们对自己感恩戴德。这些嫔妃在后宫中虽无大的势力,但却能在关键时刻为甄嬛提供一些有用的消息。
一日,甄嬛收到消息,说年羹尧在前朝越发嚣张跋扈,结党营私,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。甄嬛知道,年羹尧的存在不仅对皇上的皇权是个威胁,也对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不利,毕竟华妃虽倒,但年家的势力仍不容小觑。
她找了个机会,在皇上心情不错的时候,小心翼翼地提起年羹尧之事:“皇上,臣妾听闻年大将军在前朝威名赫赫,可也有一些传言说他行事太过张扬。臣妾虽不懂朝政,但也担心这会影响皇上的圣誉。”
皇上听了,脸色微微一沉:“嬛嬛,你有所不知,年羹尧确实有战功,但他如今的确越来越放肆了。朕正为此事烦心。”
甄嬛见皇上并未反感,便继续说道:“皇上圣明,想必心中已有计较。只是这年羹尧势力庞大,若是贸然处置,恐生变故。臣妾以为,皇上可先慢慢削弱他的势力,再寻机处置。”
皇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嬛嬛,你的话倒提醒了朕。朕会好好谋划一番。”
此后,皇上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压年羹尧。甄嬛则在后宫中配合皇上,暗中搜集年羹尧在后宫的党羽,将他们一一铲除。
年羹尧最终因犯了诸多罪行被皇上削职查办,年家也随之倒台。甄嬛在这次事件中虽未直接出面,但她的建议和暗中助力,让皇上对她更加倚重。
随着年家的倒台,后宫中一些曾依附年家的嫔妃也受到了牵连。甄嬛借此机会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后宫的地位,那些曾经与她作对的人,或被惩处,或被打压。
此时,甄嬛的小皇子已到了读书的年纪。甄嬛为他精心挑选了学识渊博、品行端正的师傅,教导他读书识字、治国之道。小皇子聪明好学,进步神速,让甄嬛倍感欣慰。
然而,就在甄嬛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,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。朝中突然出现了一股神秘的势力,他们在暗中散布不利于甄嬛和小皇子的言论,企图动摇甄嬛在后宫的地位……甄嬛得知这股神秘势力的存在后,表面上不动声色,暗地里却加紧了调查。她让槿汐和小允子动用在宫中的人脉,四处打探消息,同时命甄远道在朝中留意可疑动向。
经过一番细致的侦查,线索逐渐指向了一个人——端妃。端妃平日里深居简出,看似与世无争,甄嬛从未将她视为威胁。但如今种种迹象表明,这一切的背后似乎都有她的影子。
甄嬛决定亲自去会一会端妃。她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,来到了端妃的宫殿。端妃见到甄嬛,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,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,客气地招呼她坐下。
“端妃姐姐,许久未曾来看望姐姐,今日得闲,便想着来与姐姐说说话。”甄嬛微笑着说道,目光却在端妃脸上仔细观察。
端妃微微一笑,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淡:“妹妹如今圣宠正隆,又要照顾小皇子,还想着来看我这个老太婆,真是有心了。”
两人寒暄了几句后,甄嬛话锋一转:“姐姐,近日宫中有些流言蜚语,说的是我和皇儿,妹妹实在是想不通,究竟是何人在背后作祟。姐姐在这宫中多年,见识广,不知姐姐可曾听闻什么消息?”
端妃的眼神微微一滞,随后轻抿了一口茶:“妹妹,这后宫之中,流言本就多,你何必放在心上。说不定是那些嫉妒你的人故意为之。”
甄嬛看着端妃的反应,心中更加笃定。她轻轻叹了口气:“姐姐说得是,只是这些流言若不及时制止,恐怕会越传越烈,对皇上和后宫的安稳都不利。妹妹想着,若是能找出幕后之人,也好还自己和皇儿一个清白。”
端妃沉默了片刻,似乎在权衡着什么。最终,她放下茶杯,缓缓说道:“妹妹,实不相瞒,我确实知道一些事情。只是这背后牵扯的人太多,我也不好轻易说出口。”
甄嬛心中一喜,但面上仍保持着平静:“姐姐但说无妨,妹妹绝不会让姐姐为难。若是真能找出幕后黑手,妹妹定会感激姐姐的大恩。”
端妃看着甄嬛坚定的眼神,微微点了点头:“好吧,妹妹,这一切的背后,是有人想要扶持四阿哥上位。他们觉得你的小皇子聪慧过人,将来可能会成为四阿哥的威胁,所以才想先下手为强,抹黑你和小皇子。”
甄嬛心中一惊,她没想到这背后竟牵扯到了皇子之间的争斗。但她很快便镇定下来,谢过端妃后,便离开了端妃的宫殿。
回到碎玉轩,甄嬛立刻开始谋划应对之策。她深知,自己和小皇子已经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,若不采取行动,必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。
她先是让温实初在宫中散布消息,说小皇子身体不适,需要静心调养,减少了小皇子在众人面前的露面机会,避免被人抓住把柄。同时,她让甄远道在朝中联络一些支持自己的大臣,让他们在朝堂上为自己和小皇子说话。
而对于四阿哥背后的势力,甄嬛也开始暗中搜集他们的罪证。她相信,只要有足够的证据,就一定能让那些人原形毕露,还自己和小皇子一个公道……甄嬛深知,仅靠眼下的布局还远远不够,必须进一步深入了解四阿哥背后势力的谋划,才能做到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她命槿汐暗中联络那些在四阿哥府上当差的宫女太监,许以重金和出宫后的安稳生活,让他们留意府中的一举一动,尤其是与朝中大臣往来的情况。
没过多久,便有消息传来。原来四阿哥背后的势力与朝中的隆科多暗中勾结。隆科多身为顾命大臣,位高权重,在朝中党羽众多,他妄图通过扶持四阿哥登基,来继续稳固自己的权势。
甄嬛得到这个消息后,心中暗恨。她知道隆科多是个老谋深算之人,想要扳倒他绝非易事。但为了自己和小皇子的未来,她不得不冒险一试。
她再次找到皇上,这次她没有直接提及四阿哥和隆科多的事,而是先说起了前朝的一些政务,旁敲侧击地引导皇上关注隆科多的权势过大问题。
“皇上,臣妾近日听闻,朝中有些大臣做事颇为专断,丝毫不将皇上的旨意放在眼中。这若不加以整治,恐会影响皇上的威严。”甄嬛小心翼翼地说道。
皇上皱了皱眉头,沉思片刻后说:“嬛嬛,朕也有所察觉。只是隆科多乃顾命大臣,朕念及他的功劳,一时也不好轻易处置。”
甄嬛见皇上有所动摇,继续说道:“皇上圣明,隆科多确实有功。但功是功,过是过,如今他权势过大,若不加以制衡,恐怕会滋生更多的事端。臣妾以为,皇上可先逐步收回他的一些权力,让他有所忌惮。”
皇上听了甄嬛的话,微微点头:“嬛嬛,你的话有几分道理。朕会好好考虑的。”
与此同时,甄嬛让甄远道在朝中联络那些对隆科多不满的大臣,让他们联名上书,弹劾隆科多的种种不法行为。而她在后宫中,则故意放出一些风声,说隆科多意图谋反,让后宫众人皆知,以营造舆论压力。
随着证据的不断搜集和朝中舆论的发酵,皇上对隆科多的不满也日益加深。终于,在一次早朝上,皇上当众宣布了隆科多的罪行,将他革职查办,其党羽也一一受到了惩处。
四阿哥失去了隆科多这个强大的助力,背后的势力顿时土崩瓦解。那些曾散布不利于甄嬛和小皇子言论的人,也都被一一揪出,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经此一役,甄嬛在后宫和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。小皇子在她的悉心教导下,愈发聪慧懂事。而甄嬛也深知,这后宫之中,争斗永不会停歇。她更加坚定了要为小皇子谋一个光明未来的决心,时刻准备着应对新的挑战和危机……解决了隆科多和四阿哥背后的势力后,甄嬛本以为能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,好好教养小皇子。然而,后宫中又生变故。
祺嫔不知从何处听闻了一些关于甄嬛未入宫前的传闻,添油加醋地在皇后面前煽风点火。被废的皇后虽已失势,但仍不甘心就此落败,便与祺嫔联手,打算借此机会再次抹黑甄嬛。
祺嫔在一次宫宴上,故意当着众人的面,阴阳怪气地说道:“哟,甄姐姐如今圣宠优渥,可不知姐姐未入宫前,可有什么风流韵事呀?”
众人闻言,皆是一惊,纷纷将目光投向甄嬛。甄嬛心中怒火中烧,但面上仍保持着镇定,冷笑一声道:“祺嫔妹妹这是何意?难不成妹妹是见不得姐姐好,便要无端生事,污蔑姐姐的清誉?”
祺嫔见甄嬛并未慌乱,心中有些着急,继续说道:“姐姐莫要着急否认,妹妹可是听闻了不少呢,姐姐在闺中时,与那……”
还未等祺嫔说完,甄嬛便打断了她的话:“祺嫔妹妹,空口无凭的话,可不能乱说。这后宫之中,最讲究的便是规矩和名声,妹妹如此信口胡诌,可是犯了大忌。”
皇上坐在主位上,脸色阴沉,他看向祺嫔道:“祺嫔,若无真凭实据,便休要在此污蔑他人。嬛嬛乃是朕心尖上的人,容不得你这般诋毁。”
祺嫔心中一慌,但仍不死心,转头看向被废的皇后,希望她能出面相助。皇后微微点头,然后假惺惺地说道:“皇上,祺嫔也是听了些传言,一时心急,才口不择言。但这传言既已传出,皇上不妨派人彻查一番,也好还甄嬛一个清白,免得后宫中人心惶惶。”
皇上听了皇后的话,虽心中不愿,但为了堵住众人的嘴,还是下旨派人去查。
甄嬛深知这是皇后和祺嫔设下的陷阱,她让槿汐暗中调查祺嫔是从何处得到的这些所谓“传闻”,同时让温实初准备好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,比如自己未入宫前的行踪记录、与家人朋友的书信往来等。
经过一番调查,原来这些传闻皆是祺嫔的父亲瓜尔佳鄂敏为了扳倒甄家,在民间散播的谣言,然后祺嫔再将其引入后宫。而那些所谓的“证据”,不过是他们伪造的。
甄嬛将这些证据呈到皇上眼前,皇上看后龙颜大怒。他不仅严惩了祺嫔和瓜尔佳鄂敏,还下旨将被废的皇后再次降罪,永不得踏出冷宫半步。
经此一事,后宫中再无人敢轻易诋毁甄嬛。甄嬛也借此机会,进一步树立了自己在后宫的威严。她明白,在这深宫中,每一次的危机都是一次考验,只有不断强大自己,才能守护好自己和小皇子的未来。而她也在这一次次的争斗中,变得愈发成熟和睿智,为小皇子铺就着一条通往巅峰的道路……